加冠及笄成人礼表演、手捧宪法成人宣誓、佩戴“成人徽章”、共切成人蛋糕、携手走过“成人门”……3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隆重举行2025届十八岁成人仪式,方洲、普惠全体高三学子、老师和家长们齐聚普惠路校区操场,共同见证1000余名高三学子庄严神圣地迈入十八岁,这也是西交大苏州附中历史上首次两校区高三学子共赴成人门。
记者现场看到,此次成人礼分为“十八而志、大任始承”“任重道远、诚意正心”和“正心立誓 待续华章”三大篇章,满满的专属仪式感让高三学子们热血沸腾,亲子团辅活动、向家长行鞠躬感恩礼等环节温情满满,令人动容。
十八而志·特别的仪式感
家国兴盛,当赖我辈青年;士子成人,必先正其衣冠。高一同学们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古礼新风 冠笄礼成”古代成人礼表演——男子加冠、女子及笄、拜谢父母养育之恩,诠释着华夏礼仪之邦的胸襟和气度,彰显着西附学子承古萌新的成年气象。
“十八岁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道意义非凡的分界线;成人也不是两个简单的文字,而是具有很强法律意义的两个字……”学校法治副校长、永安桥派出所副所长张彦宣读了成人的法律意义,和湖东派出所副所长袁海波一起向各班班长赠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方洲路高三(1)班钱隽怡同学的带领下,全体高三学子手捧宪法进行了庄严的成人宣誓。
回首同学们刚刚踏入校园,青涩、懵懂,觉得十八岁很遥远。如今,他们大步走向成年,肩负责任,心怀梦想,普惠路高三(7)班刘乙辰同学上台发表成人感言。他号召即将成人的全体高三同学们要做生命的守护者、品德的践行者、法律的捍卫者、责任的担当者和意志的磨砺者。
“今日,你们手执《宪法》庄严宣誓,这既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鞭策,时刻提醒着你们肩上的责任。”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致辞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挺膺担当,襟怀家国为未来;第二,脚踏实地,磨炼意志向未来;第三,尚德尚美,止于至善创未来。她祝愿同学们能够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并肩,迎来人生的春和景明。
十八而志·亲子的升温时刻
方洲、普惠共27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家委会都组织录制了祝福视频,赠予每一位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高三学子。成人仪式上播放了家长祝福锦集,孩子们认真聆听藏在心底的话语,切身感受到了来自父母内心深处浓浓的爱。家委会主席代表——方洲路高三(2)班周家米妈妈韦婷女士代表所有家长说出了千名父母的心声。
在心理教研组周静老师的指引下,台下的同学和家长们展开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亲子团辅活动。牵起父母的双手,与父母拥抱,家长给孩子佩戴“成人徽章”,孩子向家长行鞠躬感恩礼……记者在现场看到,同学们回首成长时光,被父母沉甸甸的爱所感动,不禁激动地流下了泪。同学们也纷纷借此机会拿出准备已久的书信,让父母们看一看一些平时说不出口的心里话。
高三(1)班王数的妈妈段韵现场参加了儿子的成人仪式非常激动。“看到曾经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小孩已经成年了,十八岁了,确实很激动,且不敢相信,非常开心。首先祝贺他成人了,让他自己去闯吧!”
段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儿子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爱自己,“因为你爱自己就会有爱别人的能力,其次你的善良也要带有锋芒,因为你要会保护自己。”采访镜头前,段女士深情寄语道:“亲爱的儿子,在今天这个非常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妈妈希望你可以展翅高飞,努力做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十八而志·难忘的师生情
校党委书记刘雁代表校党委和全体教师,发表了题为《在十八岁青春之季去拥抱生命的光响》的致辞,她以“融合、传承、担当”为关键词分享了三点体会,融合:以“融创”精神书写成长新篇;担当:以青春之名回应时代之问;传承:以交大基因铸就责任品格。“同学们,十八岁的你们,正站在个人命运与家国未来的交汇点。愿你们带着西附学子求真至善达美的品质,永葆好奇的少年心气,解决问题的成熟心智和对世界勇敢担当的生命气象。”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政宣处副处长蔡罗蕊与校领导、家长教师学生代表共切成人蛋糕,祝愿全体高三学子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八位高校代表共同上台按下高考圆梦的按钮,祝全体西附高三学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随后,方洲师生带来了诗朗诵《弘毅楼的故事》,普惠路师生带来了歌曲串烧《成长印记》。
方洲路家长、老师和同学带来了压轴歌舞《天地龙鳞》,成人成己更要成天下,18岁的我们应当担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让龙的血脉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仪式结束后,各班学子按序走过弘毅·融创·凌霄三座成人门。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卜祥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学校办学以来方洲、普惠两个校区首次一起举办成人仪式,意义非凡。“每一位同学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责任青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作为学校来说,我们对学生更多的是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从一个少年成长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公民,肩负起该有的责任,感恩父母,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