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返“3”字头,多家银行消费贷4月起利率上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03:00    

银行消费贷超低利率时代迎来拐点。4月1日,已有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这意味着,银行消费贷开年以来经历新一轮“价格战”之后,将回归理性。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已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从原来的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部分优质客户甚至可获得100万元的额度。

消费贷“内卷式”降价告一段落,多家银行即日起上调至3%

今年以来,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

在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背景下,银行机构纷纷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等方式发力消费金融业务,其中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多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产品利率纷纷下调,甚至跌破“3”字头,低至2.4%左右,远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降7BP,同比下降28BP,大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低于3%。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因此,合理控制消费贷款利率水平,有助于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如今,消费贷“内卷式”降价将告一段落,普遍回归“3字头时代”。

4月1日,多家银行公开表示,其内部已接到通知,即日起,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年化利率低于3%的统一调整至3%。目前,中国银行“中银E贷”的年利率(单利)已恢复至最低3.1%;招商银行消费贷产品“闪电贷”的年化利率(单利)已恢复至3.4%;宁波银行“宁来花”宣传页面的新用户首次借款专享年化利率(单利)已上调至3%,最高借款额度20万元。

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已经内部通知,禁止对外宣传消费贷利率低于3%的相关优惠,后期银行系统也将做相应调整。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3%以下的消费贷叫停的及时。“当消费贷利率跌破3%,房贷与消费贷0.4%的利差让套利暗流涌动,监管及时出手守住了安全底线。”

“以价换量”打法已让银行不堪重负,消费贷额度阶段性提升

事实上,伴随着一系列金融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眼下个人消费贷政策正在持续放宽,众多消费者在低利率刺激下开始关注消费贷产品。

央行2月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末,我国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已达21.01万亿元,全年增加1.24万亿元,同比增长6.2%,消费贷规模处于较高水平。

近年来,“以价换量”的打法已让银行背负了大量不良债务。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3.3万亿,其中个人消费贷、个人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不良资产占比为30%,为1万亿元左右。

根据近期多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可以发现,不少银行出现消费贷款额度增长。

在国有六大行中,四家银行实现该额度两位数增长。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加1568.37亿元,增幅为90.44%,几乎增长一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均实现28.3%的同比增速,额度分别增至929.09亿元、2943.06亿元。

有银行人士担忧,利率的过度“内卷”不利于银行自身发展。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居民就业压力较大、收入预期不稳的情况下,这会透支未来消费需求,增大家庭财务负担,可能衍生消费信贷资金用途改变、银行信贷不良贷款规模攀升等问题,最终不可持续。

实际上,近期对于消费贷的动作并不单单只有利率调整,更有消费贷款额度调整。

3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下发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提出,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受此通知影响,目前,中国银行两款消费贷款产品额度上限已分别提升至30万元、50万元,建设银行将额度上限从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借款人,如就职企业在银行白名单内的“上班族”,消费贷额度上限最高可达100万元。此外,招商银行亦将某款贷款产品最高额度提升至30万元。

记者:苏冉 编辑:刘玉红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