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今年全国两会,科技创新是当之无愧的焦点,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词被持续热议。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万里长风在百米叶片上舞出新韵律,滚滚乌金在斗轮机上迸发新能量,千丈水头在智能闸门前激荡新乐章,万道阳光在硅晶纹路里闪耀新光芒……中国大唐正注入创新基因,所属数科公司积极探索能源电力和数字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成为国内少数能全面实现“风、光、水、火”等主要发电形式智慧企业建设的公司,努力把数智技术优势转化为中国大唐产业的发展优势,加速推动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化转型。
顶层谋划 实处落子
京畿腹地,白洋淀旁,数科公司落地雄安新区,数智项目辐射全国,在未来之城细细勾勒能源创新图景,徐徐铺展电力数智未来。
当前,“数字大唐”建设全面启动,新质生产力加速锻造,中国大唐经营生产效率持续“焕新升级”。数科公司规划设计“3+3”总体架构落地实施路径,承建的56个数智项目有序落地,推动26个统建系统、86亿多条数据汇聚入湖,梳理摸底了1267套管理类系统、60973台终端、3466台服务器,有效扭转“散乱杂”的信息化建设被动局面,中国大唐“场景化体验、智能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智慧化管控、融合化发展”的美好愿景逐步上演。
中国大唐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研究步伐持续加快,不断拓宽、延展能源电力应用场景的创新边界,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澎湃。敲击键盘,代码跃动,数据灵动闪烁,数科公司运用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通过“大模型+大数据”的创新应用模式,结合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体等技术手段,实现会议纪要生成、制度问答、商情分析、财务问答等智慧场景,不断重构企业管理模式。
装上更聪明的“企业大脑”,提升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依托中国大唐高质量发展的丰饶土壤,数科公司正在潜心自研能源电力专属的“大模型”,解决能源企业在安全风险监管和设备检修过程中的痛难点,或将成为国内首个基于类脑基座的设备检修知识大模型,让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真正赋能电力行业发展不再遥远。
“AI监盘专家”上岗
走进大唐宝昌发电公司的集控室,巨幅LED屏幕闪烁动态图表、智能色阶、多维数据界面,电厂主辅机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健康状态以及故障预警等关键信息映入眼帘,实现一屏通览电厂机组运行状态。
这套由数科公司自研部署的智慧辅助监盘系统,将大数据技术和先进AI机器学习算法紧密结合,汇集电厂四大专业涉及24个系统的专业知识,相当于“AI专家”24小时全天候监视设备运行参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识别设备可能故障,挖掘参数变化规律,捕捉设备异常,并给出相应指导意见,对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目前,系统已经在国内多家火电厂成功部署应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好,模型预测精度高,预警准确率高达94.9%。
为电厂装上“慧眼”
轻点屏幕,重庆地图上27家电厂的运行数据实时跳动,电厂级监控面板下,“人、机、环”关键风险点被AI精准识别……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中国大唐借助AI技术,为电力安全生产打造一双“智慧眼”——现场安全管控系统。
“系统就像一双不知疲倦的‘智慧眼’,7×24小时紧盯安全。若相关电厂出现人员违章、设备隐患、环境异常等问题,就会迅速告警。”该系统的研发人员表示,系统集成了生产管理系统、水情系统、大数据平台等智慧产品的“闪光点”,不仅能管人,还能管设备、管环境。
“安全风险管住了,人工巡检的成本自然会减少,发电量也会随之增长。该系统的普及,将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的充足供应。”相关电厂的巡检人员表示,通过系统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人工巡检次数从每日3次整合为每日1次,巡检工作量总体降低约30%。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能针对不同电站需求“因材施教”。比如针对偏远小水电站,能够增设水位超限告警、户外巡检人员轨迹跟踪功能,全方位保障安全。该系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确保多处能源供应节点稳定可靠,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实现广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