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万山:非遗传承进校园 鼟锣焕发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08:00    

近日,在铜仁市万山区,一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鼟锣,正以崭新的姿态走进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鼟锣,这一在黄道侗族乡流传了600多年的艺术瑰宝,由当地祭祀仪式与中原农耕文化交融演变而成,形式多样、乐器多元、曲调丰富。市级传承人罗仁定自8岁起便跟随外公学习鼟锣技艺,后赴多地深造,不断探索鼟锣与唢呐、舞蹈及现代乐器的融合之道,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鼟锣传承曾面临的困境,罗仁定毅然决定组建非正式鼟锣培训班,打破传统束缚,动员女性参与,优化队伍结构。他精心整理、编排和创新鼟锣曲目,融入丰富的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及轻快的节奏,配合变换的队形,使鼟锣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多年来,罗仁定带领团队深入校园、村(社区)和机关,开展鼟锣进校园等活动,担任传承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无偿传授技艺,激发了各年龄段群众对鼟锣的浓厚兴趣。2015年,鼟锣更是成为黄道乡民族中心完全小学的“必修课”,传承范围显著扩大。罗仁定深知,民俗文化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必须在守正中创新。40余年来,他携手鼟锣爱好者,编排了“三阴三阳”“断情歌”等代表性曲目,并在各类舞台上精彩展演。他们的努力赢得了广泛认可,2017年鼟锣文化在CCTV-7展播,2024年又在万山区闹元宵鼟锣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如今,在罗仁定等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鼟锣这一古老艺术正以更加年轻、时尚的面貌,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来源 贵州图片库

作者 杨雄

编辑 刘熠煊

二审 芦晓娟

三审 杜朋城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