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信仰行”生动实践面对面⑤|中国农业大学:平凡处绽放着文化守望者的光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5:00    

“我要是早知道你这么辛苦地写书,一定多做点好吃的给你补补脑子!”在讲述爱人孟宪利致力于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长城文化的动人故事时,宣讲员徐兰凤一席调侃,引发现场会心一笑,也饱含深情。4月9日下午,“信仰行”先进人物面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报告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有关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在校师生共400余人现场聆听,反响热烈。

宣讲现场

在报告会上,6位宣讲员依次登台,用真挚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对文化传承与赓续的坚守与担当。

李克文为了不让平谷调大鼓这个民间技艺失传,刻苦学习鼓曲技艺,从入门学习,到终于获得鼓曲业内认可,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

颐和园“扫地僧”张旭,作为保洁员刻苦学习、工作的同时,变身文化网红,宣传介绍颐和园历史文化,用扫帚清扫自然环境,以脚步丈量文化遗产。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赵义强讲述了自己不忘传承的责任,深入校园,给同学们讲述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和民间故事。

退休人员徐兰凤讲述了她的爱人孟宪利40多年来收藏百年前的长城藏品,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长城文化的故事。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生种涛讲述自己的从医之路,展现中医人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级非遗口技第四代传承人张建平分享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成功经验,讲述了非遗口技特色民宿如何带动地区发展的故事。

座谈交流

宣讲结束后,6位宣讲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围绕非遗技艺产生背景、传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非遗创新传播等话题展开,师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宣讲员们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分享心得,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与兴趣。活动最后,宣讲员种涛医生还特意做起了现场中医义诊,吸引师生排队参与,现场反响热烈,活动氛围达到高潮。

供稿:百姓宣讲处

审核:杨婧雅

责任编辑:王怡迪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