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当天,郑州市疾控中心举行“全国疟疾日”现场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疟疾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持续巩固我国消除疟疾的成果,
据介绍,该活动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郑州海关口岸门诊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等单位协办。
活动现场,专家以有奖问答的形式为现场群众科普了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并强调了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重要性。群众踊跃参与,现场活动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签名仪式上,大家纷纷上前签名,体现着全社会共同参与疟疾防治的决心。在健康义诊区,专家们提供疟疾防治、体质调理和健康饮食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提醒出入境人员特别是往返疟疾高流行地区的重点人群,务必注意防范蚊虫叮咬,做好自我防护和入境健康申报。
专家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退热等症状,重症疟疾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贫血、肝脾肿大、昏迷甚至死亡。
当前疟疾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其中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高度流行。我国已于2021年6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是每年仍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且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消除,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因此,疟疾不容忽视,全社会仍需高度重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专家提醒,疟疾预防关键在于避免蚊虫叮咬。在户外活动时,要穿着长袖和长裤等防护性衣物,同时,裸露在外的皮肤可涂抹驱蚊剂以增强保护效果。家庭防护可利用蚊帐、纱门和纱窗等设施,并在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个人也要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可能滋生蚊虫的垃圾、杂草和污水坑,从而有效地减少蚊虫数量。
专家提醒,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并降低死亡风险。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被视为治疗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的最佳方法。一旦确诊为疟疾,务必遵循医嘱全程、足量服药,以避免复发和产生耐药性。
对于出境人员,出国前要了解目的地流行疾病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若从疟疾高发地区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和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其再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