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沙林锁住流动沙丘
滴灌系统重构水脉网络
曾经的治沙禁区正经历双重蜕变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且末县
一场科学治沙行动正悄然改变生态格局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再到“沙里掘金”
这场人与自然的博弈
见证着中国治沙智慧
从生态修复向可持续利用的跨越
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
新疆昆玉市玉泉镇
4000亩沙漠水稻开始播种
沙漠里如何种水稻?
新疆昆玉市玉泉镇的4000亩水稻种植基地,与南方在水田里种植水稻不同,在这里种植采用的是水稻旱直播技术,不用经过灌田、育秧、水田移栽等环节,直接将经过拌种包衣处理的稻种播种到地里,再进行灌溉。
水稻旱直播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平均每天可以播种300多亩地。旱直播技术适合沙漠边缘等水资源匮乏的地方种植水稻,具有节水、省工、高效的优势。去年,当地用这种模式试种的水稻,亩产达500公斤左右。
除了旱地播种技术,改良土质也很重要,近年来,当地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肥等方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条件,破解农作物种植难题,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沙漠边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未来
前沿技术将持续赋能治沙
更多耐沙作物破土而出
光伏治沙、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沙海终将成为绿色经济的沃土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网综合央视影音 昆玉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