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4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杨鑫 摄影报道)近年来,牟平区聚焦统战平台建设,探索“一汇四聚”工作方式,创新打造“同心汇”统战之家,实现高端人才云集、优质资源汇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力量。
以汇聚心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充分发挥“同心汇”心连心机制作用,实现“统战对象”到“统战力量”破圈升级。
阵地引领同向。打造3000㎡统战之家,成立“同心汇”工作委员会,协调委员单位46家,统筹协调机关单位、党派团体、侨界代表932人,充分发挥阵地聚才作用,为统战成员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思想引领同心。组织召开港澳台代表人士座谈会、民营企业“亲清茶叙会”等活动37次,开展民营企业家、港澳台侨人士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5次,不断筑牢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宣传引导同行。开展“企业风采”宣传活动,宣传22名企业家的事迹,形成尊商、重商浓厚氛围。擦亮“同心和牟·统战力行”品牌,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统战成果汇报展演、“寻美·牟平”等活动287场次,不断提升统战工作影响力、向心力。
以汇聚力
构筑人才作为“大平台”
充分发挥“同心汇”面对面机制作用,实现从“统战力量”到“平台增能”破圈升级。
汇聚政企合作力量。建立“青蓝联络站”,为青年企业家匹配“创业导师”,开展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会10余场,与烟台北航科技园等科技园区、高新企业达成项目合作7个。联合司法局、工商联设立助企法律服务站,选聘调解员22名,调解涉企矛盾42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汇聚异地牟商力量。组建“牟商联合会”,横向整合北京、济南“牟商汇”62家企业,纵向贯通省市区商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建立41人“兴牟智库”。组织商会成员、企业代表来牟考察调研7次,提供意见建议百余条,达成合作意向3个。
汇聚专家智库力量。汇聚“产、学、研、医、政”专家学者198人,成立生物医药专家智库,服务企业43家。推动奥威制冷等8家企业与清华、北科大等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13个,组建博士工作室2个、专业实验室5个。
以汇聚能
唱响四海同心“主旋律”
充分发挥“同心汇”肩并肩机制作用,实现从“平台增能”到“贯通四海”破圈升级。
情联港澳台。联合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开展“同心青春行”交流活动,推动海峡两岸经贸促进协会等8个参访团来牟参观,与香港山东商会联合总商会缔结友好商会,达成合作意向3个,签订《合作备忘录》2个。
情系海外侨。举办中国侨联“特聘专家走基层·烟台行”活动2次,创建省级“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招引国家级特聘专家12名,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传经送宝”。优化提升“侨胞驿站”功能,开展“侨聚牟平·青创未来”等活动12次。
情暖归国人。发挥欧美同学会联系桥梁作用,吸纳高层次归国会员7人,举办“海归筑梦牟平”等活动45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打造“侨胞之家”“留学生服务点”,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服务、补贴申领等“一站式”便捷服务,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牟安居创业保驾护航。
以汇聚势
做出东翼崛起“新贡献”
充分发挥“同心汇”手拉手机制作用,实现从“贯通四海”到“东翼崛起”破圈升级。
精准助企蓄势。开展政企沟通、“司法护企”、银企对接等活动15次,帮助企业融资贷款1.4亿元,解决问题34个。联合民主党派市委会开展涉企专题协商8次,48项建议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
统筹联企成势。创新构建“同心兴农、强企、助学”三大公益平台,开展“万企兴万村”等活动64次,推动108家企业帮扶96个村庄,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600余万元,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
向前引企兴势。开展京牟企业交流活动7次,组织参加两岸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合作论坛,推动两岸生物医药园区、滨医两岸医疗合作、鲁能新能源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助力全区招引升级。
责编:全百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