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云南学扎染、在广西制香囊 清明不只踏青还可以解锁非遗新玩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0:07:00    

这个清明假期里

不少地方打造丰富民俗场景

游客穿汉服柳枝、执素写追思

在假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全国各地有哪些踏青新玩法、旅游新动向?

一起来看看↓

上午9时,在河南开封府府门广场彩旗飘扬,一幕宋代“穿越”剧在这里精彩上演,精彩的演出引来游客纷纷驻足。 假期里,河南开封策划推出了30余项文旅活动,展示北宋民俗,让广大游客过足文化瘾。

在浙江乌镇,非遗民俗文化活动正在举行,一艘艘装饰精美、载有“蚕花仙女”的摇橹船驶上西市河,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礼。今年乌镇香市在保留蚕仙巡游、蚕花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推出了话剧体验、雅集打卡等游客喜闻乐见的新活动。

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在篝火映照下载歌载舞,互抹“花脸”表达祝福。据了解,抹花脸是普者黑彝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象征着互致吉祥和祝福。在北京,以传统青花瓷元素为主题的“绮梦青花”巡游大秀正在精彩上演,不少游客身着汉服等国风服饰沉浸式感受青花意境。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北京、南京、西安、重庆、苏州成为清明假期最热门的历史文化打卡地。

非遗手作解锁新玩法

清明假期,体验传统的非遗手作成为许多人假日出游的热门选择。各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大理的扎染手工艺人们,将传统的扎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扎染作品从传统服饰走向了时尚和文化创意领域。在清明节期间,这些阳光植物与水天然结合的素雅文创产品颇受游客喜爱。

在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一场场“风筝秀”正在上演,孩子们化身能工巧匠,发挥想象力,用彩色画笔、颜料等工具在风筝上描绘各种图案,绘制出一个个独特的风筝。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鹏垌村的“三月三”民俗活动上,游客们亲手制作香囊、拓印版画,感受民俗传统文化。

这个清明假期,体验传统的非遗手作,成为多数老百姓假日出游的新选择。清明假期里,最受欢迎的十大非遗体验,有花围、扎染、扇、螺钿饰品制作、掐丝珐琅体验等。

无人机夜空“执笔作画”

科技文化盛宴出圈

假期里还有很多地方将文化与科技元素相融合,打造一场场奇幻的视觉盛宴。

夜幕低垂,在江苏无锡拈花湾,伴随着音乐声,一座参照拈花塔的肌理、高24.75米的AI塔在暮色中亮灯。塔身周边水雾瞬间幻化为立体画卷。1500架无人机以塔为轴,在夜空中执笔作画,巨大的蓝莲花焰火在塔顶如星河般倾泻而下,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令现场惊呼不断。

游客:今天晚上看到这个灯光秀,真的觉得特别震撼。无论是设计、无人机的使用,还是AI效果,都让我觉得耳目一新。

这也是拈花湾景区“AI塔”建成后迎来的首个假期,为了丰富假期体验这里营造出诸多网红场景。游客们在香月花街打卡拍照花开满城的景色;在“花景房”体验“推窗见花、枕花而眠”的诗意;摇橹船穿行樱花林中,感受江南特有的赏樱雅趣。

(总台央视记者 吴昊 陈茜 李筱 王溪 河南台)

责任编辑:翟子昊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