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的当下,网络已然成了人们寻觅心仪房源的关键途径。随意打开各大短视频平台或者房产网站,“上海市中心200平方米大平层,600万元不到”“广州市区78平方米可靠房源,到手200万”……这般具有诱惑性的低价好房信息,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些诱人的宣传背后往往暗藏获取流量、套取信息、骗取押金等不良动机,构成了行业“黑灰产”。所谓的“低价好房”多是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甚至完全是虚构的,购房者需特别警惕,以免陷入其精心设计的骗局。本期【红楼知乎】将揭开这些“低价好房”背后的真相,并教您如何辨别网上房源的真伪,为购房路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常见套路揭秘
以次充好,或者混淆房屋性质:不少所谓的“低价好房”实际上是商住两用房,却被宣传为民用住宅。这些商住两用房在水电费、物业配套等方面与纯住宅存在差异,甚至可能涉嫌“非改居”,购房者入住后才发现问题,但为时已晚。
虚假宣传,诱导客户留信息:房源信息发布者常通过夸张的广告语吸引眼球,如“抛售、砸盘、跳水、腰斩”等,或者故意报低价格,只标注首付而不说明总价。一旦购房者留下联系方式,便会遭受“电话轰炸”。
虚构房源,骗取押金或定金:一些中介或博主会虚构房源信息,诱导购房者实地看房。在看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要求购房者先交押金或定金,声称这是“诚意”的体现。然而,一旦购房者转账,中介随后会突然失去联系。
利用“水军”制造热度:为了增加房源的可信度,一些不良中介会在评论区或直播间安排“水军”,通过留言、发弹幕等方式制造热度,误导其他购房者。
辨别网上房源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正规平台: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房产平台,这些平台通常会对房源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不要轻易信任不知名的小平台或个人发布的房源信息。
检查房源价格:如果某套房源的价格明显低于同区域、同类型房源的市场价格,很可能是虚假房源。可以通过与同小区或同地段的其他房源价格进行对比。
核实房源图片:检查房源图片是否清晰、真实,是否存在明显的漏洞,例如照片与描述不符(如面积不符、楼层不符)。如果发现多套房源使用相同的图片,基本可以判断为虚假房源。
查看房源描述:真实房源的描述通常会非常详细,包括房屋面积、户型、楼层、装修情况、产权信息等。如果房源描述模糊或信息不全,或者存在标题与描述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检查房源核验信息:许多城市要求房源发布前必须经过核验,并附有房源核验码(二维码)。购房者可以要求查看核验码,或通过相关平台查询核验信息。对于不能提供核验码的房源,其真实性往往存疑。
详询房源细节:联系中介或房东时,注意对方是否能清晰、准确地回答关于房源的细节问题。若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看房,则可能存在问题。
实地考察:实地看房是辨别房源真伪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观了解房屋的实际状况。
关注平台和中介的信誉:查看发布者的信誉度,包括历史评价、成交记录等。正规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通常会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在发布房源时进行实名登记。
警惕“套路”:避免轻信“超低价”“内部房”“工抵房”等宣传语,这些往往是吸引眼球的手段。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涉及金钱交易时,需格外谨慎。
通过上述方法,购房者能够有效辨别网上房源真伪,避免陷入虚假房源的陷阱。红网房产提醒购房者,在面对网络上的低价房源信息时应保持警惕,不要盲目轻信。掌握识别真假房源的方法,选择正规平台进行交易,并通过多种途径核实房源信息,实地考察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遭遇骗局,购房者应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身权益,让购房之路更加安全、顺畅。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于新民晚报、上观新闻、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