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马桶坏了,正巧赶上适老化改造,村里主动找我问需求。现在我用上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马桶,恒温座圈、夜灯、防滑功能对我来讲太需要了,还给我配了适老椅和手持助视器,没花一分钱,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老年人过上好日子。”家住槐荫村74岁独居困难老人倪叔叔激动地说。
为积极响应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宜城街道为辖区内的18户困难老年家庭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改造方案,将“养老”升级为“享老”,为宜城的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科技助力,智能产品点亮老年生活
家住西麓村的窦奶奶今年73岁,和老伴独自生活。失独的她尽管目前身体硬朗,但她深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从容应对。考虑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养老问题,她未雨绸缪,主动申请了手摇护理床和电动轮椅等适老化产品,为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现在身体还行,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早点准备总是好的。”窦奶奶说道。手摇护理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和角度,方便老人上下床和调整睡姿,减轻护理负担;电动轮椅则让老人能够轻松出行,享受户外活动,保持社交活力。这些适老化产品不仅实用,更体现了科技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贴心服务,耐心沟通赢得老人信任
在推进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家住宜和社区80岁的吴奶奶作为唯一一位社会面老人,也是本次改造的受益者之一。她在网格宣传中了解到适老化政策,并通过“江苏智慧民政”小程序提交“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审核通过后由对应的服务企业电话联系具体改造内容。吴奶奶就想把家中的马桶改造为智能马桶,起初吴奶奶坚持选择个人中意的马桶品牌,但该品牌并未纳入适老化采购系统,常年与老伴独居的她一直对产品品牌有些顾虑。经过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沟通与贴心服务,讲解智能马桶的恒温座圈、自动冲洗和防滑设计等适老功能,工作人员结合吴奶奶和老伴生活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推荐了助浴椅等适老化产品。经过细致的沟通,吴奶奶逐渐打消了对品牌的顾虑,接受了改造方案。通过项目评估后,施工队迅速上门,仅用2-3小时便完成了马桶翻新工作,将卫生间“里里外外弄得清清爽爽”。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吴奶奶和老伴使用智能马桶和助浴椅,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吴奶奶开心地说:“谢谢你们啊,只花了20%的钱,解决了我们2件大事。这下好了,冬天的时候马桶盖还能加热、可以流水冲洗。以后可以坐着洗澡,我们老两口再也不用担心滑倒了。”
一户一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宜城街道通过“前期摸底—实地勘测—个性化选品—上门施工—设备调适”的全流程服务,主要对困难老年人的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场所,配置和安装适老化产品。改造前,街道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符合要求的困难老年人进行摸排,并入户帮助有需求的老人在“江苏智慧民政”小程序内提交申请,在区民政局审核通过后,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相关服务企业入户实地勘测,实行“一户一策”,帮助老年人选择实用的改造项目,全程对接确保改造工作高效、精准、贴心。本次适老化改造工程聚焦辖区内17户低保、特困家庭和1户社会面家庭,配置和安装了智能马桶、护理床、电动轮椅、适老桌(椅)等适老化产品。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居住条件,还通过智能化和适老化产品的应用,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度和舒适度,真正实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
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圆满落地,是党和政府关心老年人生活、落实民生政策的具体体现。未来,宜城街道将继续推进此类惠民工程,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温馨、便捷的晚年生活,为宜城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托起他们的“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