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史安琪 冯妙韵 王欣蓉 实习生 陈禧硕
“大家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我们都将认真梳理、研究反馈,好的建议,要形成文件落实;对反映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马上组织落实,督促有关单位迅速解决。”4月8日,由济南市城管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举办的“建筑垃圾处理监管与交流”圆桌会议举行,会上,济南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郝成军表示。
郝成军指出,近年来,全市建筑垃圾总量有所下降,但仍突破2000万吨,部分工地未分类处理、运输车辆违规超载、抛洒滴漏、噪音扰民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市容环境,也引发市民不满。对此,郝成军表示,“建筑垃圾管理涉及生产、运输、处置全过程,单靠政府‘一刀切’监管难以根治。唯有施工单位规范作业、运输企业守法运营、市民积极参与监督,才能实现‘源头减量、过程可控、末端消纳’的良性循环。”
郝成军指出,下一步,济南将借全国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的契机,从源头到末端推进系统治理。
首先,将对工地源头管控精细化,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把施工单位建筑垃圾的处置责任延伸到运输和处理全过程,对运输企业和处理企业落实合同管理。 工地源头严格落实核准和备案制度,实施分类制度,加强联单管理。
其次是推进运输过程透明化,所有运输车辆须加装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全市建筑垃圾信息服务平台,实行运输企业记分制度,违规企业将面临联合惩戒。
最后要提高建筑垃圾处置资源化水平,加快推进资源化处理厂和装修垃圾分拣中心的建设,提升资源化利用率达65%以上。
“建筑垃圾管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郝成军表示,施工单位要严守规范、运输企业要守法运营、市民要积极监督,共同营造整洁、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
“建筑垃圾不是城市的‘负担’,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城市管理不是对立的‘博弈’,而是共赢的‘协作’!城市管理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郝成军表示,“今天的圆桌会议仅是一个起点,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与各界携手共建整洁、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