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发展
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3月份增长8.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较去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7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2%,好于工业技改投资2.9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持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较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1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展现了山东工业经济的强劲韧性,更折射出山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决心。
企业说发展
今年一季度,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13%,迎来“开门红”。
这一切与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电缸驱动游梁式抽油机不无关系。在河南中原油田、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胜利油田等地区,有22台该设置正在投入使用。“设备可以达到提效15%、节能30%的双重效果,无需人工作业,冲程、冲次以及平衡调节完全实现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抽油机厂技术副厂长李宝华说。
作为东营注采装备的链主企业,胜机公司的“拿手菜”不只如此。近年来,企业技术创新赋能装备制造业,先后研发出修井自动化作业装备、网电储能修井机等20项拥有自主专利的核心技术产品,6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对工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是优势与潜力所在。今年以来,从单一设备到生产工厂,智能化正在深度赋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与传统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相比,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制造公司的莱芜工厂焊装车间显得特别安静。2条柔性自动化车身焊接生产线、223台机器人、166台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将38道工序的作业时间缩到到2个半小时。“整条生产线只需要5名工人,而在4年前的老的焊装车间,两条生产线的工人数量是400人。”焊装现场分部主任何文斌表示。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平台,整合计划、生产、工艺、质量等六大模块数据,在实现生产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的同时,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化生产节拍,将订单交付周期缩短14%、生产协同效率提升20%。“目前,总装车间双线日产能300台,相当于每5分钟就有两辆车在这里同时下线。”何文斌说。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带来的是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今年一季度,中国重汽累计销量74195辆,市占率达28%,斩获行业销量、市占率双桂冠。
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装备制造业,面对广阔市场,山东企业坚持用高端产品撬动全球市场。“从今年开工到4月中旬,整体式井口采油树在海外市场已交付近100套。”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技术发展部部长王涛告诉记者。
整体式井口采油树,是一种多层式套管悬挂装置,凭借系统结构紧凑、操作便利、使用高效等优势,可节省约50%的安装时间,大幅度降低了钻井成本,整体高度较常规井口降低30%,能够充分满足海洋平台上极其复杂且受限的生产空间,也能适应陆地上的苛刻工况。目前,该产品已在全球销售并应用超2500余套,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到80%。
随着“头号工程”持续深化,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协同发力下,山东迈向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步伐将更加坚实。
专家说发展
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丁兆庆
一季度我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这也凸显了经济大省的责任和担当。
“稳”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健,增幅超过8%,保持了去年一季度高位运行的态势;二是工业经济增长面平稳,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实现了增长,14个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日渐明显。二是新动能加快培育,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大众新闻记者 戴岳 王瑛琪 杨珂 李广寅 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