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1 随感
钱老的文字实在是妙哉,没有对周围世事绝佳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是无法写就这一篇著作的。
那个时代的一切在我的眼前铺陈开来,书生意气与如今没什么不同,爱情、友情甚至亲情都一如既往,就连人类的虚荣心都一脉相承。从我们这个时代回望过去,存在着太多的共同之处。
读完整篇,最喜欢赵辛楣,智慧又不失幽默,明智又不失风度,翩翩君子,与女士保持着距离,对追求的人保持热烈而专一。“磕学家”估计想磕方鸿渐和赵辛楣的CP了。
书中有这么一段:
辛楣忽然吞吞吐吐地说“你注意到么——汪太太的神情里有一点点像——像苏文纨,”未说完,三脚两步上楼去了。鸿渐惊异地目送着他。
当时身上就起了鸡皮疙瘩,为这个男人的情深至此。都以为他洒脱他忘了,但其实只是从未说起,从未向外透露过半分。只稍稍露出一丝,便让外人心疼又心爱。这就是赵辛楣。
方鸿渐写出来感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某些时候你觉得他幽默有趣,有时不通世故不懂变通,磕磕绊绊成长之下你跟着他一起成长竟还有着欣慰的味道,但看到他绞着一颗麻花心在不同的女子之间徘徊逗意,就不免该叫他一声“渣男”了,但2021年了,在网络上或者身边人都听说过不少更狗血、更无情的版本。
文中一些描写与现在又并未有什么不同,比如:
他和她讲话,她回答的都是些“唔”,“哦”。他问她为什么不高兴,她说并未不高兴。
有一些情话也可供广大男性同胞们学习的:
“我今天出去回来都没坐车,这东西是我省下来的车钱买的。当然我有钱买水果,可是省下钱来买,好像那才算的真正是我给你的。”
有一些现象刻画的也是惟妙惟肖:
睡眠这东西脾气怪得很,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勾引它,它拿身份躲得影子都不见。
最后的结尾,也让人韵音绕梁: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对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认识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整本小说看下来一气呵成,没有一处的起承转合是有瑕疵的,不论是男女主的情感是如何而来,心理活动是如何呈现,以及男一男二之间因婚姻而逐渐搁浅的友谊,都描写的十分自然且贴切。里面的角色最终也让人恨不起来,包括“方渣男”。
2 摘抄
读过的小伙伴,可以跟我一起重新拼一拼钱钟书的文字;没有读过的也可以先来瞅一眼,下面这些摘抄都是当时读起来觉得“妙啊”的内容。